服务电话:400-6362-118
英特尔收缩玻璃基板自研业务
发布时间:2025-08-12 点击数:24

基板探索的领先

英特尔作为芯片巨头,在基板上的探索一直先于行业一步。20世纪90年代,英特尔引领了行业从陶瓷封装向有机封装的转变,率先实现卤素和无铅封装,并发明了先进的嵌入式芯片封装技术。在这个过程中,英特尔与日本味之素公司合作开发的ABF(Ajinomoto Build-up Film)基板技术,成为了半导体封装领域的重要里程碑。ABF基板凭借其优异的电气性能和制造工艺成熟度,迅速成为高端芯片封装的主流选择。这种有机材料基板不仅支撑了英特尔多代处理器的发展,也为整个行业奠定了封装技术的基础。


然而,随着AI芯片对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,ABF基板的局限性也日渐显现,传统的有机材料基板在面对越来越大、越来越复杂的AI芯片时,已经开始力不从心。


玻璃基板的优势显而易见。相比传统的塑料基板,玻璃基板具有更光滑的表面,更好的热稳定性,以及更低的介电损耗。据悉,玻璃芯通孔之间的间隔能够小于100微米,这直接能让晶片之间的互连密度提升10倍。对于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AI芯片来说,这样的性能提升无疑是革命性的。


2023年9月,英特尔宣布推出业界首批用于下一代先进封装的玻璃基板,计划在2026年至2030年推出。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行业,也让竞争对手们感到了紧迫感。2023年英特尔玻璃基板的首秀,意味着其持续了十多年的技术布局初见成果。英特尔乐观地表示,自己将于本世纪后期正式推出这项革命性的基板技术。


战略转向

然而,随着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(Pat Gelsinger)上任以来推动的一系列战略收缩与聚焦决策逐步展开,玻璃基板的内部投入也出现了明显的弱化趋势。这一趋势意味着,尽管在技术话语中仍对玻璃基板表达重视,但英特尔的实际动作已经更多倾向于“战略性外采”。虽然这种从自主开发到外部采购的转变,是英特尔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与财务压力下所作出的务实取舍,但是当英特尔愈发倾向于外包而非自建产线之际,其他厂商却悄然加快了玻璃基板。


群雄并起的产业格局

2024年8月,在英特尔工作了十多年的长期芯片封装专家段罡(Gang Duan)博士,悄然离职,转而加入三星电机,出任美国执行副总裁。这位被评为2024年度发明家的技术专家,正是英特尔玻璃基板技术的核心推动者。这位大牛的离职,象征着玻璃基板技术格局的重新洗牌,在AI芯片需求爆发的当下,这一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剧变。


三星、台积电、SK集团、LG集团、韩国JNTC等纷纷加入玻璃基板的赛道,在这场竞赛中,没有永远的领先者,也没有永远的落后者,在AI时代的推动下,玻璃基板技术的产业化步伐正在加速前进。


相关新闻:
下一篇:Macom专注提升GaN-on-SiC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