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电话:400-6362-118
碳化硅晶圆特性及切割要点
发布时间:2025-07-16 点击数:17

01

衬底

碳化硅衬底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氮化镓、碳化硅应用的基石。


碳化硅衬底以碳化硅粉末为主要原材料,经过晶体生长、晶锭加工、切割、研磨、抛光、清洗等制造过程后形成的单片材料。


按照电学性能的不同,碳化硅衬底可分为两类:一类是具有高电阻率(电阻率≥10^5Ω·cm)的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,另一类是低电阻率(电阻率区间为15~30mΩ·cm)的导电型碳化硅衬底。


02

外延

在碳化硅衬底上,主要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(CVD法)在衬底表面生成所需的薄膜材料,即形成外延片,进一步制成器件。


其中,在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上生长碳化硅外延层制得碳化硅同质外延片,可进一步制成肖特基二极管、MosFET、IGBT等碳化硅功率器件,这些器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、光伏发电的逆变器、轨道交通的牵引系统、数据中心的电源管理、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等下游领域。


在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上生长的GaN异质外延层制得碳化硅基氮化镓(GaN-on-碳化硅)外延片,可制成HEMT等微波射频器件。这些器件主要应用于5G通信的基站和终端设备、车载通信的智能互联系统、国防应用的雷达和电子对抗设备、数据传输的高速通信网络以及航空航天的飞行器电子系统等领域。


相比衬底,外延材料厚度、掺杂浓度均匀性好、片间一致性优、缺陷率低,有效提高了下游产品的一致性和良率。


目前的外延生产工艺,一般在碳化硅抛光片上生产外延层。依据不同器件的设计,所需的外延参数也不同。一般而言,外延的厚度越大,器件能够承受的电压也就越高。针对600V~6500V的应用,碳化硅外延层的厚度一般在1~40μm。目前国产6英寸碳化硅外延产已经实现商用化,8英寸量产产品正在推进中。


03

切割要点

碳化硅是强共价键化合物(约88%共价性),具有类似金刚石的密排四面体结构,其莫氏硬度高达 9.2-9.5(仅次于金刚石10),在所有半导体材料中最高。


掺杂会引起局部晶格应变或缺陷,重掺杂可能会导致位错密度升高或微区应力集中,使材料在机械应力下更易产生裂纹。


同时,导电型碳化硅,在切割时划片刀摩擦可能产生局部放电(微小电火花),加剧磨粒磨损或引起热冲击裂纹。而半绝缘碳化硅因为无放电效应,切割过程中不会有这方面的担忧。


切割碳化硅晶圆的核心挑战始终是其超高硬度和脆性,选择切割工艺时,除了重点关注碳化硅晶圆的厚度、晶体质量和减薄后的表面状态外,还可以关注不同导电类型衬底的细微差别。


详细切割方案请咨询西斯特硬刀应用团队。


相关新闻:
下一篇:晶圆划切过程中怎么测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