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全球半导体市场被AI算力革命和新能源汽车的浪潮席卷,封测行业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,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通富微电在先进封装领域的技术积累,是其业绩爆发的核心驱动力。报告期内,公司在大尺寸FCBGA封装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已进入量产阶段,超大尺寸FCBGA也完成预研,正式进入工程考核阶段。这一技术突破,直接对标英特尔、AMD等国际大厂的高端CPU/GPU封装需求。同时,通富微电在光电合封(CPO)领域的技术研发也取得重要进展,相关产品已通过初步可靠性测试,为未来AI服务器、高速光模块等高端应用奠定了基础。此外,通富微电在HBM封装领域积极布局,与国内存储厂商紧密合作,未来有望在AI算力芯片的存储封装领域占据一席之地。
在产能建设方面,通富微电的多项战略项目稳步推进。南通通富2D +先进封装技术升级和产能提升项目已完成机电安装及消防备案;通富通科110KV变电站建设及集成电路测试中心改造正有序进行,为后续技术升级与产能释放奠定了基础。同时,公司还注重人才体系建设,引入“张謇学院”等领导力培养项目,结合“导师制”及“六边形人才标准”机制,加强领导与技术双轨人才培养,为长远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。
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先进封装,加强全球市场拓展与技术合作,助力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实现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
通富微电的先进封装革命:构建系统,而非封装芯片
1、Chiplet(芯粒)—— 先进计算的“乐高积木”
Chiplet技术是一种颠覆性的芯片设计与制造理念。传统上,一个复杂的芯片系统(SoC, System-on-Chip)会将CPU、GPU、I/O接口等所有功能模块集成在一块巨大的单晶硅片上。这种“单体式”设计的缺点是,芯片面积越大,遭遇制造缺陷的概率就越高,从而导致良率急剧下降,成本飙升。Chiplet技术则反其道而行之,它将一个大的SoC分解成多个功能独立的、更小的裸片(Die),这些小裸片就是“芯粒”。然后,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将这些芯粒像搭乐高积木一样互联在一起,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、高性能的芯片系统。
Chiplet技术已成为HPC、数据中心和AI芯片领域的主流方案。通富微电的核心客户AMD正是Chiplet技术的先驱和集大成者,其Ryzen系列CPU和Instinct系列AI加速器均采用了Chiplet架构,这也是通富微电在该领域积累深厚经验的直接原因。
2、FCBGA(倒装芯片球栅格阵列)—— 高性能芯片的“高速公路”
FCBGA(Flip-Chip Ball Grid Array)是承载高性能芯片(尤其是Chiplet集成系统)的关键封装技术。可以将其理解为连接芯片与最终电路板(PCB)之间的一个高密度、高性能的“转接板”或“基板”。在传统封装中,芯片通过细微的金属线(引线键合)从芯片边缘连接到基板。而FCBGA则采用“倒装”(Flip-Chip)的方式,芯片的整个表面都布满了微小的焊料凸点(Solder Bumps),然后将芯片翻转过来,直接与封装基板上的对应焊盘连接。
FCBGA是当前CPU、GPU、AI加速器、网络交换芯片等所有高端芯片的标准封装形式。通富微电已在大尺寸FCBGA领域实现量产,并正在进行超大尺寸产品的工程验证,这直接对应了下一代AI芯片对封装基板尺寸和复杂度不断提升的需求。
3、CPO(光电共封装)—— 数据中心互联的未来
CPO(Co-Packaged Optics)是面向未来的、更具革命性的封装技术。随着AI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,芯片之间的数据通信带宽需求呈爆炸式增长,传统的电信号传输(通过铜线)正面临严重的功耗和距离瓶颈。CPO的目标就是用光信号取代电信号,实现芯片间的高速互联。CPO技术通过将负责光电信号转换的光学引擎(光模块)和核心的计算芯片(如交换芯片ASIC)封装在同一个基板上,实现“光电共封装”。
CPO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数据中心、超算中心和AI集群内部互联的终极解决方案。虽然该技术目前仍处于商业化早期,但通富微电已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,相关产品已通过初步可靠性测试。